投稿须知
  《史学集刊》投稿须知
  《史学集刊》是教育部主管、吉林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史学期刊,系&ldquo ...

封、疆、界:中国古代早期对于域界的表示

作者: 鲁西奇

关键词: 疆域 界线 标识 先秦 秦汉

摘要:甲骨文、金文以及秦楚瓦文、简牍中所见的"封"("夆")乃是人工堆筑的土堆,其上或植有树木;"封"多沿着道路设置,用以表示其地域之归属;田地中的"封"则置立于田畔或阡道上,用于标识田地的归属.金文与秦楚简牍中所见的"疆""畺"或"疆",则是人为地划出的界线,它可以但并不必然表现为自然或人为的地理事物."界"也是一种人为的划分,却有具体的自然或人为的地理事物作为标识;用于表示"界"的地理事物主要有关、垣、离、格、堑、封、刊、坞、虎落、天田、立石等人为的地理事物,以及山、川等自然地理事物.


上一篇: 士风重建与人物书写:以陶榖形象的塑造为例
下一篇: 清代晋商在禹州的经营活动——兼论禹州药市的发展脉络

Copyright 2011, 版权所有 《史学集刊》编辑部  吉ICP备06002985
地址: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    邮政编码:130012